科学技术: 科学 技术 应用 其他
经济人文: 经济 人文 法律 其他
[人文] | 周黎安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 2022-12-01 | 浏览:205
摘要: 本文重新梳理了行政发包制理论中“行政”与“发包”的关系,将政治晋升机制正式引入行政发包关系,定义了行政内部发包与行政外部发包的组织边界。在此基础上,本文重新诠释了历史上的“官吏分途”以及当今的“层级分流”现象。本文认为,从秦汉到明清,中国经历了“官吏分途”和“吏役合一”的双重过程,这实际上代表了中国官僚体制组织边界的重大 变化,即从“行政内包”到“行政外包”的过程,而推动整个过程的驱动力是帝国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财政压力。本文还对中国历史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特征进行了重新表述。相同的历史现象,不同的解析框架,本文与周雪光的帝国逻辑理论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学术对话。
[人文] | 周黎安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 2022-12-01 | 浏览:283
摘要: 本文试图论证行政发包制在中国作为一种分析政府间关系 、官员激励和政府治理的理论框架所具有的独特内涵 、价值和意义 。 行政发包制是指政府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发包关系 。 作为一种理想类型 ,它既有别于韦伯意义上的科层制 ,也有别于纯粹的外包制 ,而是居于两者之间的一种混合形态 。行政发包制在行政权分配 、经济激励和内部控制三个维度上呈现相互配合和内在一致的特征 ,适合概括中国政府间关系和治理模式的长期稳定而鲜明的特征 。 提出行政发包制 ,有助于重新解释许多有关中国政府运行的特征和现象 ,同时也可以揭示一系列未被现有文献系统关注的政府现象和问题 。 本文还将行政发包制与“政治锦标赛”理论结合起来 ,从纵向行政发包和横向晋升竞争两个维度进一步拓展关于官员激励和政府治理的分析深度和广度 。
[人文] | 周黎安 |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 2022-12-01 | 浏览:512
摘要: 本文对周雪光 、张静 、曹正汉和冯仕政四位教授的评论文章进行了回应 。 笔者的回应侧重在各位评论人提出的带有批判性质的意见和建议上 。笔者和评论人的分歧主要集中在行政发包制的界定 、内涵和形成原因 、统治风险的内涵和影响 、发包人和承包人的权力配置等问题上 ,对于这些问题 ,笔者试图做进一步的澄清和解释 。 鉴于评论人的批评建议 ,本文也讨论了行政发包制未来可以进一步扩展和完善的领域 。 最后 ,笔者提出了一个好的理论的三个标准 ,并讨论了跨学科交流对于发展好理论的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