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 科学 技术 应用 其他
经济人文: 经济 人文 法律 其他
[水利工程] | 马小涵#薛 珂#高 樯#张明礼#刘建平#谢 军#向 卿#杨明东 | 《四川农业大学 水利水电学院》 | 2022-11-03 | 浏览:407
摘要: 目前来看,在构筑物与土体表面粗糙度影响土-构筑物接触面间切向冻胀力方面的研究还较 少,因此,本研究从川西季节冻土区渠基土-衬砌接触面的切向冻胀力问题出发,着重考虑衬砌表面粗糙 度这一因素对接触面间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效应,并结合环境温度、含水率及 冻结时长,利用正交分析综合探究了4种因素对接触面间峰值抗剪强度影响的相关性和显著性,结果表 明:接触面间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随衬砌表面粗糙度变化呈现相同规律,即衬砌表面越粗糙,3项 指标随即增大。正交分析中揭示了影响接触面间峰值抗剪强度大小最显著的因素是衬砌粗糙度,其次 是环境温度和含水率,冻结时长的影响效应不显著,同时低温、低含水率、较长冻结时长、较高衬砌粗糙 程度下的峰值抗剪强度越大。此项结果可为季节冻土区渠系工程防冻胀危害提供理论支撑。
[水利工程] | 肖浩汉#王建州#王 博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2022-11-03 | 浏览:415
摘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土重金属污染事件逐渐增多,对其治理与修复成为当前的迫切工 作。冻结技术在治理修复污染水土时,其修复过程只向地层输入“冷量”,属于绿色修复技术,无二次污 染风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详细总结了冻结技术的修复机理,及其在污水、污泥、重金属污染土壤治 理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冻结修复机理是通过冰的自净作用和固-液相平衡原理来实现 污染物的定向驱赶和富集,而黏性土壤颗粒的吸附和阻滞作用使单一技术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难 度增大,其他修复手段与冻结技术联合处理成为一种新的思路。利用冻结土体的低渗透性,还可有效降 低污染物的迁移速度,封闭不同种类污染物,形成阻隔污染物扩散的冻结屏障。冻结修复技术在水土重 金属污染净化及修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水利工程] | 赵 强#吴从林#罗平安#王 康#李红珍#黄介生 | 《武汉大学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2022-11-03 | 浏览:307
摘要: 为了更好地认识季节性冻融区冻融过程对农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影响,以吉林省长春市黑顶 子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监测了冻融期流域内玉米田和水稻田土壤温度和水分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 冻融期表层土壤温度主要受积雪厚度影响,深层土壤温度主要受土壤初始含水率影响。冻结期,冻结 层含水率几乎都呈增加趋势,其中浅层土壤增幅最大,冻结速度慢、初始含水量低、相邻土层含水量高 的土层冻结过程水分增加量更大,反之则小。融化期,各下垫面、土层土壤含水率基本呈下降趋势,且 主要集中在表层 0 ~ 30 cm,水分损失以蒸发为主,冻结层对土壤蒸发有抑制作用,冻结层的融化是造 成各下垫面不同土层土壤含水率差异,以及各土层在不同融化阶段土壤含水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水利工程] | 王 丹#刘恩龙#杨成松 | 《中国科学院 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2022-11-03 | 浏览:395
摘要: 冻融循环作用是寒区土体力学性质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为研究冻融循环作用下寒区冻 结掺和土料的动力特性(包括动变形和动强度),以寒区高土石坝砾石掺和土坝料为研究对象,采用低温 振动三轴材料试验机,对不同冻融循环次数(0、5、20次)下的冻结掺和土试样进行不同围压和不同动应 力幅值比条件下的低温动力循环三轴试验,探讨冻融循环作用对冻结掺和土料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 体变、滞回曲线,轴向累积应变,动回弹模量,残余应变以及动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作 用的增加,冻结掺和土料的动应力-动应变曲线和体变曲线逐渐稀疏,且试样达到破坏应变的振动次数 呈线性减小。通过对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冻结试样的滞回曲线、轴向累积应变、残余变形的研究,发现 冻融循环作用使得试样抵抗变形的能力下降。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试样的动回弹模量减小,动强度 逐渐降低,试样更容易发生破坏。研究结果较好地解释了冻结掺和土料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动力变形的 机制,可为基于动力变形控制的寒区工程基础设计提供科学参考。
[水利工程] | 黄克威#王根绪#宋春林#俞祁浩 |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 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2022-11-03 | 浏览:150
摘要: 冻土覆盖率高的小流域的径流形成受温度因素控制明显,普通水文模型不适用,而常规冻土水 文模型因需要较多的气象观测要素而难以应用。考虑冻土流域产流机制,利用青藏高原腹地风火山小 流域 2017—2018年逐日降水、气温、径流观测数据,以降水、气温为输入,径流为输出,基于长短期记忆 神经网络(LSTM)建立了适用于小流域尺度的冻土水文模型,并利用 2019年观测数据进行验证。模型 得益于LSTM特殊的细胞状态和门结构能够学习、反映活动层冻融过程和土壤含水量变化,具有一定的 冻土水文学意义,能很好地模拟冻土区径流过程。模型训练期R2 、NSE均为0. 93,RMSE为0. 63 m3 ·s -1 , 验证期 R2 、NSE 分别为 0. 81、0. 77,RMSE 为 0. 69 m3 ·s -1 。同时,为了验证模型可靠性,将模型应用于邻 近的沱沱河流域,模型训练期(1990—2009年)R2 、NSE均为0. 73,验证期(2010—2019年)R2 、NSE分别为 0. 66、0. 64,模拟结果较好。考虑到未来气候变化,通过模型对风火山流域径流进行了预测:降水每增加 10%,年径流增加约12%,气温每升高0. 5 ℃,年径流增加约1%,春季融化期、秋季冻结期径流增幅明显, 而由于蒸发加剧、活动层加深,径流在 8月出现了减少。模型经训练后依靠降水、气温作为输入能较好 地模拟、预测青藏高原冻土区小流域径流,为缺少土壤温度、水分等观测数据的冻土小流域径流研究提 供了一种简单有效并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方法。
[水利工程] | 李海燕#蔡银莺 |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2022-11-03 | 浏览:221
摘要: 以湖北省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及生态功能区为实证,基于 Hicks 需求理论,构建假想市场条件下的 农田生态补偿政策,采用二元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农户维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的受偿额度、影响因素及异质 性,可为补偿标准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以促进功能区为导向的差别化农田生态补偿政策及机制的构建。结果 表明,在经济发展程度越快的地区,农地发展权受规划管制的影响越明显,其农户参与农田生态补偿的受偿额度 愈高,重点开发区、农产品主产区及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平均受偿额度分别为 7 821.45-9 421.05、6 936.30-8 608.05 和 3 017.10-3 775.65 元 /(hm2 ·a)。受访农民的性别、教育程度及其关于农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 提供休闲娱乐价值、文化价值、维持物种多样性等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程度,以及农户家庭的农田禀赋、土地承 包经营权及承包地流转状况等资源特征对受偿意愿普遍具有正向影响,而受访农民的年龄和月收入状况对农户受 偿意愿具有负向影响。研究表明,农民对农田功能认知水平越强、家庭生计对农地的经济依赖性越强,其参与农 田生态补偿政策的意愿愈强。
[轻工业、手工业及生活服务业] | 肖婷婷#程 玮#钱伟烽#张婷婷#陆 童#高 扬#唐孝荣 | 《西华大学理学院》 | 2022-11-03 | 浏览:193
摘要: 设计合成了 29 个查尔酮衍生物, 并用 IR、1 H NMR、13C NMR 和 HRMS 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测定了所有合成 化合物对 5 种植物病原真菌即水稻纹枯病原真菌、小麦赤霉病原真菌、玉米小斑病原真菌、油菜菌核病原真菌和番茄 灰霉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初步的结果显示, 大多数化合物都有显著的抑菌活性, 其中, (E)-N-(4-(3-(5-溴噻吩-2-基)丙 烯酰基)苯基)烟酰胺(4m) (EC50=0.057 mg/L)和(E)-2-羟基-N-(4-(3-(吡啶-3-基)丙烯酰基)苯基)乙酰胺(6i) (EC50=0.054 mg/L)对油菜菌核表现出最强的抑制活性, 活性优于市售杀菌剂氟吡菌酰胺(EC50=0.244 mg/L). 与此同时, 还测定了 化合物 4m 和 6i 对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抑制活性. 结果显示, 它们都比氟吡菌酰胺有更好的抑制活性. 分子对接研究 表明, 化合物 4m 和 6i 都与 SDH 结合得很好, 结合能分别为-31.0 和-31.4 kJ/mol. 而且, 化合物 4m 和 6i 分别与 SDH 的 B/Trp-230 残基形成了一个氢键.
[轻工业、手工业及生活服务业] | 李安邦#李中珊#赵 洋#姚停停#程敬丽#赵金浩 | 《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 | 2022-11-03 | 浏览:445
摘要: 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是一类低毒、高效的杀菌剂, 为开发结构新颖、广谱的 SDHI 杀菌剂, 将噻吩环引入 吡唑酰胺类杀菌剂的骨架中, 设计并合成了 24 个吡唑联噻吩甲酰胺类衍生物. 结构经过 1 H NMR、13C NMR 和 HRMS 鉴定, 其中 N-(4-甲氧基苯基)-4-(1-甲基-1H-吡唑-4-基)噻吩-2-甲酰胺(7i)经过 X 射线衍射确定其空间结构. 通过对 6 种 植物病原真菌离体抑制活性测试, 发现在 50 μg/mL 的浓度下, 部分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草莓灰霉 病菌有较高的抑制活性. 其中化合物N-(4-氟苯乙基)-4-(1-甲基-1H-吡唑-4-基)噻吩-2-甲酰胺(7c)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 为 11.6 μmol/L, 化合物 N-(2-氟苯基)-4-(1-甲基-1H-吡唑-4-基)噻吩-2-甲酰胺(7j)对小麦赤霉病菌的 EC50 为 28.9 μmol/L, 化合物 N-(4-氯苯基)-4-(1-甲基-1H-吡唑-4-基)噻吩-2-甲酰胺(7h)对草莓灰霉病菌的 EC50 为 21.3 μmol/L. 分子对接结果 表明, 活性较高的目标化合物与琥珀酸脱氢酶关键氨基酸残基形成较强的相互作用.
[轻工业、手工业及生活服务业] | 金 灿#邓希乐#周 勇#周小毛 | 《湖南大学研究生院隆平分院》 | 2022-11-03 | 浏览:444
摘要: L-香芹酮是一种具有杀菌活性的天然产物, 可用作新型杀菌剂的先导化合物. 因此, 以 L-香芹酮为先导化合物, 采用活性亚结构拼接法合成了一系列含肟酯的 L-香芹酮衍生物. 化合物的结构经过红外, 1H NMR, 13C NMR 和高分辨 质谱确认. 本研究还测定了这些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真菌、小麦赤霉真菌、水稻稻瘟真菌、西瓜枯萎真菌和水稻纹枯真 菌 5 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显示了良好的抑菌活性. 其中(E)-2-甲基-5-(丙-1-烯-2-基)环 己-2-烯-1-酮 O-(4-乙基苯甲酰基)肟(4e)对小麦赤霉的杀菌活性最好(EC50=5.07 mg/L), (S,E)-2-甲基-5-(丙-1-烯-2-基)环 己-2-烯-1-酮 O-(3-甲基苯甲酰基)肟(4b)对油菜菌核的杀菌活性最好(EC50=18.84 mg/L), 均优于对照药剂烯肟菌酯. 因 此, L-香芹酮衍生物具有深入研究开发新型杀菌剂的潜力.
[轻工业、手工业及生活服务业] | 王卫伟#赵 宇#刘鑫磊#蒋家珍#王明安 | 《中国农业大学应用化学系》 | 2022-11-03 | 浏览:411
摘要: 为了优化3-苯基-7-甲基-7-羟基-2-辛烯-6-内酯的化学结构, 通过环氧化-内酯化和Sharpless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 作为关键步骤, 分别以61%~91%的收率实现了消旋及光活性3-芳基-7-甲基-7-羟基-2-辛烯-6-内酯类化合物的合成, 其 结构经过 IR, 1H NMR, 13C NMR 和 HR-ESI-MS 的表征. 对它们的杀菌活性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R)-3-苯基-7-甲基-7- 羟基-2-辛烯-6-内酯(5a)活性最好的化合物, 对 6 种植物病原菌的 EC50 值在 0.2~13.5 µg/mL 范围, 优于其(S)-异构体及 消旋体混合物. 它可以作为先导结构进行进一步结构优化.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测的结果显示, 化合物(S)-5a, 5d 和 5j 对油菜菌核菌菌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