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业、手工业及生活服务业] | 李卢国#骆云慧#徐善良 |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 2022-11-03 |
浏览:386
摘要:
为探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循环率对水质因子和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以黑鲷
(Acanthopagrus schlegelii)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 4 次/天(低循环率)、8 次/天(中循环率)、12 次/天(高循
环率)三个流量下, 养殖桶和生物过滤桶两部分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以及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的相
关性。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 黑鲷循环水养殖中优势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
(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流量
的升高可增加系统的细菌多样性, 且高循环率过滤桶中具有净化水质降低营养盐功能的有益菌属更
为多样化及丰度更高, 同时, 其系统去氨氮和总氮效果更好, 去除率分别是 49.5%和 22.3%, 氨氮去
除率是低循环率组的 2.9 倍和中循环率的 3.6 倍, 总氮去除率是低循环率组的 8.2 倍和中循环率组的
20.5 倍。PCoA 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各实验组养殖桶与生物过滤桶中细菌群落组成有着明显的
差异, 中、高循环率组过滤桶菌落结构与低循环率的有明显的差异。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结构相关
性分析结果表明, 总磷、活性磷酸盐、亚硝酸盐和总氮等指标对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相对较大, 但未发
现两者间有很显著的相关性。
关键词:
黑鲷
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循环水养殖
细菌群落
高通量测序
循环率
|
|||||
[轻工业、手工业及生活服务业] | 鲍格格#赵淳朴#梅泊承#张 顺#徐善良#徐继林 |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 2022-11-03 |
浏览:238
摘要:
水产养殖业的尾水排放已成为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源之一,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缢蛏串联
养殖模式的生态修复效果, 对凡纳滨对虾-缢蛏串联养殖池塘的水生态进行周年跟踪测定, 并采用权
重赋值法与灰色聚类法对其生态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串联模式下浮游植物的丰度介于
6.8×105
~2.5×108 cell/L, 生物量为 2.04~65.72 mg/L,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范围为 1.34~2.56, 均
匀度指数范围为 0.43~0.72, 多样性水平较高, 物种分布的均匀度较好, 与传统虾蛏混养模式相比,
虾蛏串联养殖模式对养殖池塘水生态环境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基于权重赋值法的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表明, 虾蛏串养模式的综合改善率为 28.96%, 生态修复目标综合值为 0.634 7, 整体修复效果为良,
灰色聚类法评价结果表明, 虾蛏串联养殖模式的生态修复评价得分为 1.641 3, 比传统虾蛏混养塘评
价得分提高 39.76%。因此, 相比传统虾蛏混养模式, 虾蛏串联养殖模式更加有利于维持池塘生态稳
定, 对养殖池塘水生态环境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这一结果为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