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 | 朱淑珍#黄法融#冯挺#赵鑫#李兰海 |
《中国科学院 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2022-11-03 |
浏览:195
摘要:
积雪作为干旱区的重要水源,深刻影响区域水资源及经济发展。决定积雪量的积雪深度、积雪面积和积雪密度在时空分布上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积雪密度难以获取。本文利用 FY
-3B/MWRI(Fengyun 3B Microwave Radiation Imager)数据反演积雪密度,结合 1979—2020年长时间序列遥感雪深数据集,对天山地区40多年来积雪期(11月—次年3月)及其不同时期(积累期、稳定期、消融期)的积雪量进行估算,并分析其时空分布及与地形、气象等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79—2020年,天山地区积雪期不同时期积雪量存在差异,稳定期积雪量最大,消融期次之,积累期最小。研究时段内,积雪期积雪量最大值出现在1979年,最小值出现在1998年,积雪期积雪量呈微弱的下降趋势,消融期积雪量下降趋势显著。多年平均积雪量空间格局与积雪深度和积雪密度基本一致,主要呈现为西北多东南少的特点。天山地区积雪量空间分布主要受海拔、坡度影响,积雪量与海拔正相关,海拔越高,积雪量越丰富,在15°以下时,坡度对积雪的影响较大,且坡度越大,积雪量越大。不同时期积雪量的多年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气温越低,积雪量越大,稳定期积雪量变化同时受积累期降水影响,积累期降水越多,稳定期积雪量越大。本文基于遥感积雪深度和密度的天山积雪量研究结果,可供气候变化条件下新疆水资源利用和经济发展参考。
|
|||||
[水利工程] | 刘侦海#王绍强#陈 斌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2022-11-03 |
浏览:180
摘要:
中蒙俄经济走廊东段位于欧亚大陆多年冻土区东南缘及森林线南界接近区,冻土及生
态环境脆弱。本文基于 MERRA-Land 陆面模式离线运行产品分析了中蒙俄经济走廊东段
2000—2015年间冻土冻融的时空变化模式,以及冻土变化对返青期和全年不同阶段植被生长
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2000—2015年间研究区多年冻土及季节冻土均持续退化,时间上主要
表现为冻土提前解冻、延迟冻结,空间上主要表现为多年冻土南界的多年冻土退化和季节冻土
下限抬升,及连续多年冻土南界的活动层加厚。解冻始日是森林地区植被返青的主控要素,林
下冻土解冻对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及沼泽湿地的隔热蓄水功能影响了森林地区植被的生长。但
随着多年冻土南界森林及林下泥炭地演替为草甸和农田,多年冻土退化,进一步促进林下沼泽
湿地的消失。探讨冻土退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同关系,有助于识别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叠
加影响下的冻土退化脆弱区以及生态环境敏感区。
关键词:中蒙俄经济走廊东段,冻土退化,植被生长,灰色关联分析
|
|||||
[水利工程] | 袁浩凌#黄思怡#孔小亮#朱泽宇#欧震#谢桂先 |
《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2022-11-03 |
浏览:489
摘要:
为探究湖南双季稻区早稻季防控稻田氮、磷养分流失污染的施肥模式,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不施氮磷
肥处理(CK) 和常规施肥(CF)、有机肥替代(OM)、控释肥减施 (CRF)、绿肥还田(GM)4 种施肥模式,
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稻田氮、磷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施肥模式,有机肥替代、绿肥
还田和控释肥减施模式稻田总氮径流流失量分别减少了 12.80%、16.62%、28.55%,各施肥处理早稻总氮素流
失率大小表现为:常规施肥 > 有机肥替代 > 绿肥还田 > 控释肥减施,氮素流失形态主要以可溶性氮为主,占流
失总氮的 80.48%~91.96%,可溶性氮中以铵态氮为主。控释肥减施和绿肥还田模式均能减少稻田磷素径流损失
量,与常规施肥模式相比,总磷径流流失量分别减少了 6.26% 和 28.30%,有机肥替代模式稻田总磷径流损失
量较常规施肥模式增加 26.33%,各施肥处理早稻总磷流失率表现为:有机肥替代 > 常规施肥 > 绿肥还田 > 控
释肥减施,磷素流失形态前期以颗粒态磷流失为主,后期以可溶态磷为主。在 4 种施肥模式中,控释肥减施和
绿肥还田模式能降低稻田氮磷径流流失量,在南方双季稻区推广这两种施肥模式可有效防控农田氮、磷流失污
染风险。
|
|||||
[水利工程] | 唐信英#韩 琳#王 鸽#王顺久 |
《中国气象局 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 2022-11-03 |
浏览:483
摘要:
利用藏东南地区进行的地气交换观测数据,分析了典型晴天和阴天不同下垫面辐射过程的特
征及其差异.结果表明:藏东南地区典型晴天不同下垫面总辐射均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典型阴
天各下垫面总辐射日峰值与典型晴空天气下的总辐射日峰值差值不大,日均值显著减小,反射辐射日
变化趋势与总辐射变化一致,但变化曲线比总辐射离散,阴天地表反射辐射受总辐射和下垫面的综合
影响,向上长波辐射日变化幅度和量值都大于向下长波辐射,下垫面类型对向下长波辐射没有影响.
净辐射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和总辐射的相位一致,农田净辐射的日峰值和日均值最大.
|
|||||
[水利工程] | 文双雅#高倩文#高志强#卢俊玮 |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2022-11-03 |
浏览:136
摘要:
为深入了解农田生态系统碳交换规律以及碳循环的机理和过程,本研究采用涡度相关技术,对湘中地
区稻油两熟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全年的通量观测,分析了碳通量及其各组分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探
讨了水稻、油菜生长季内碳通量对主要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稻油两熟农田生态系统净碳交换日尺度变
化特征总体呈“U”型单峰曲线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呈现单峰双谷“W”曲线变化,存在两个明显的碳吸收期,
净碳交换吸收峰值水稻普遍高于油菜,总初级生产力和生态系统呼吸的累积速率水稻高于油菜,稻油两熟农田
生态系统全年的净碳交换累积总量为 -206.26 g/m2
,总初级生产力累积总量为 1 173.9 g/m2
,生态系统总呼吸累
积总量为 967.64 g/m2
,生态系统的碳利用效率为 17.6%,总体表现为碳吸收旺盛,水稻和油菜生长季内碳通量
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不同,白天的净碳交换与光合有效辐射呈负相关,夜间生态系统呼吸随土壤温度的升高呈
指数曲线变化,油菜的温度敏感性要高于水稻。本研究结果可为农田固碳减排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
|||||
[水利工程] | 唐川川#王根绪#张 莉#常瑞英#黄克威#杨晓明#杨 凯#赵小祥#林 丽#杨 燕 |
《四川农业大学 理学院》 | 2022-11-03 |
浏览:232
摘要:
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沼泽化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雪栅栏诱导方式模拟积雪厚度增加,
结合植物地上、地下根系以及土壤养分变化,分析了高寒沼泽化草甸对积雪厚度增加的响应。结果表
明:积雪厚度增加后,0~20 cm浅层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增加,植物群落高度和土壤表层0~10 cm根系生
物量显著增加,植物群落组成和地上生物量没有变化,地下0~20 cm土壤碳(C)、氮(N)、磷(P)总储量降
低,根系中 C、N、P 储量增加,土壤表层 0~10 cm 总 N∶P 比显著增加,但是有效磷含量在 0~10 cm 和 10~
20 cm土层均显著增加。可见,积雪厚度增加并不影响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的组成和地上生物量,仅增
加植被高度,增加土壤表层总N∶P比意味着积雪厚度增加可能会减轻沼泽化草甸土壤中氮限制,从而减
缓沼泽化草甸的氮匮乏状况。结论可为高寒生态系统响应积雪变化研究提供样地尺度的观测数据,并
为冰冻圈生态系统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模型估算提供数据支撑。
|
|||||
[水利工程] | 胡鹏杰#李柱#吴龙华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2022-11-03 |
浏览:219
摘要: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土壤污染防
治行动计划》等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修复治理和安全利用迫在眉睫,全国各地启动了多个
修复试点工程。基于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今后重点研究方向和对
策建议。目前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有工程修复、物化稳定—低吸收作物联合阻控、农艺(水分等)调控、
植物吸取修复、化学淋洗修复、替代种植与安全利用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鲜有考虑土壤自净能力,修复目
标极少考虑土壤的自然与肥力属性,修复前调查评估难以细致、修复方案可行性不强,修复实施过程监理、第
三方检测需规范,以及影响修复成败的非技术因素。因此,针对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出应当加强
修复技术基础创新,加快修复技术集成与模式创新,加强污染调查和修复过程管理与评估。
|
|||||
[水利工程] | 韩 晔#周忠学 |
《陕西师范大学》 | 2022-11-03 |
浏览:544
摘要:
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人工 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人类行为和管理决策干扰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
和需求" 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 以西安市农业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 测算了农产
品供给( 固碳( 水源涵养( 净化环境及文化娱乐 $ 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分析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
的空间差异" 并根据景观特点和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将研究区划分为 ( 个区" 探索不同分区生态系
统服务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提出了西安市的生态系统管理对策$ 结果表明! 研究区提供的农业生
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 $ , " . ! " ) 元$ 从生态系统服务大分类来看" 调节服务 / 供给服务 / 文化服务$ 各
区县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差别较大$ ! , , , * % " ! ( 年" 西安市供给服务上升" 调节服务和支持服
务下降$ 西安市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大致呈现由市中心向边缘区逐渐加强的趋势$ 在不同的农
业区域生态系统中" 生态系统服务内部各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差异较大$ 在耕区( 园区( 林区生态系统
中" 农产品提供与固碳( 水源涵养( 净化环境( 文化休闲服务之间的相关性差异大" 而调节服务与文化
服务以及调节服务各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均呈现显著正相关$ 为了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 应该调
整城市绿地景观格局" 构建) 绿色斑块( 绿色廊道( 湿地( 农田* 镶嵌共存的绿地生态系统' 在发展农
区( 园区生态产业过程中" 应当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选择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的作物品种和植被
类型$
|
|||||
[水利工程] | 郝建盛#李兰海 |
《中国科学院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2022-11-03 |
浏览:158
摘要:
雪崩是冰冻圈内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威胁高寒山区内的交通廊道、能源输送和通信干
线、矿区、牧区、旅游区等安全并造成基础设施毁坏和人畜死伤,阻碍山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不断向高寒山区扩展,暴露在雪崩危险之下的人口及基础设施日趋增多,雪崩的风
险显著增强。为保障山区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雪崩灾害防治管理需求不断增加。在梳理我国
1960年以来主要雪崩研究进展基础上,结合世界各地雪崩研究成果,总结了雪崩的影响因素和区域规
律、雪崩的形成与运动机理、雪崩监测预警、雪崩风险评估和雪崩工程防治等方面的进展和亟须研究的
前沿问题以及科学难点。同时本文论述了气候变化对雪崩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与雪崩活动之间
的相互影响,展望了未来雪崩防灾减灾的需求并提出对策,推动雪崩防灾减灾研究。
|
|||||
[轻工业、手工业及生活服务业] | 赵梦鲤#岳玉琛#袁 丽#李德军#吕晓迎#黄 炎 |
《天津师范大学》 | 2022-11-03 |
浏览:332
摘要:
使用化学气相沉积(CVD)的方法在碳纸基底上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 并研究了 L929 小鼠成纤维
细胞在多壁碳纳米管和碳纸对照组上的粘附及增殖等生长行为, 以及各种血液蛋白吸附于这两种材料表面后对人
皮肤成纤维细胞粘附产生的影响, 同时对比了这两种材料的血小板粘附情况. 结果表明: 种植在多壁碳纳米管上
的成纤维细胞生长明显比碳纸上的旺盛, 细胞浓度从第 1 天的 12.5105
/mL 明显增加到第 7 天的 4.1105
/mL, 多壁
碳纳米管对细胞无毒性反应. 预吸附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免疫球蛋白对细胞粘附量有促进作用, 并且多壁碳纳米
管的血小板粘附率低于碳纸. 这些结果证明多壁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一定的血液相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