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 科学 技术 应用 其他
经济人文: 经济 人文 法律 其他
[科学] | 方滨兴#李晓明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22-12-01 | 浏览:199
摘要: ABC-90jr是我们正在研制的一台SIMD阵列机的模型机。本文主要介绍了该系统控制器设计若干方面的问题,其中重点介绍了指令流水线的相关处理方法,指出了不同类型的指令所涉及的相关类型、由于相关对指令的执行效率带来的影响,同时也指出了所解决了的部分相关而带来的指令执行方面的效益。
[科学] | 方滨兴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22-12-01 | 浏览:284
摘要: 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保障经济发展、支撑现代科技进步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万物依赖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升网络空间的安全态势变得愈发重要。如何采取有力的手段,切实提升网络空间的安全态势,是文章的核心命题。文章提出要从“人、财、物”的角度出发:(1)解决在网络安全人才供应不足的前提下,重点关注从其他信息技术领域平移过来的人才的能力认证问题,旨在向社会供应有细分领域才能的网络安全人才。(2)通过网络安全保险来解决残余风险的转移问题,以便解决在确定的网络安全态势前提下的成本控制问题;同时,通过网络安全保险来提升企业的风险管控水平,降低社会应对网络安全的总成本,树立企业网络安全应对能力的标杆,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提供有效的应对工具,为网络安全产品提供能力背书。(3)通过“外打内”模式的网络靶场来提升信息技术产品的抗攻击能力,即通过构建符合系统孪生特性的影子系统来承受持续不断的众测,以强化相应系统的安全抗打击能力。通过这3种方式,达到大幅度提升网络安全态势的目标。
[科学] | 方滨兴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22-12-01 | 浏览:328
摘要: 网络空间安全是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密码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具有明确而深入的学科内涵。给出了网络空间安全的定义,提出了网络空间安全的层次模型,并系统地梳理了目前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中的八大研究领域在设备层、系统层、数据层和应用层所面临的主要研究问题和相关技术,包括信息安全、信息保密、信息对抗、云的安全、大数据、物联网安全、移动安全和可信计算等。为进一步凝练网络空间安全的技术体系和学科方向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科学] | 方滨兴#刘佳敖#胡铭曾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22-12-01 | 浏览:158
摘要: 本文对推理机的结构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并指出了并行模型及核心语言对体系结构所施加的影响,文中作者给出了一个基于包驱动执行机制的推理机概念性的方案HPDM、该方案的硬件构成是层次型网状多处理机系统。本文最后对该结构进行了性能评价-
关键词:
[科学] | 方滨兴#李晓明#王 群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22-12-01 | 浏览:355
摘要: Computational model, programming paradigm ,and execution mechanism are often heardterminologies in different contexts among researchers of computing technology , especially in AIcommunity. The meaning of them seem varying from context to context , sometimes cause confu-sion. In this work , we are trying to clarify these concepts and give a general framework to unifythem. In particular,we are proposing a hierarchical structure with four layers ; computational mod-el ,computing model(including calculus model and operational model),programming paradigm ,andcomputer model (including abstract machine and execution mechanism ),and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科学] | 方滨兴#刘 威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22-12-01 | 浏览:397
摘要: 移动计算以及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还 带 来 了大量反映用户运动轨迹的 GPS 数据。 为了收集和分析这些 GPS 数据,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 GPS 数据的用户生活规律挖掘系统。 对于记录数据阶段,通过运行 Android 系统的智能手机收集 GPS 数据,并定时将 GPS 轨迹据发送到后台服务器;而在挖掘阶段,基于不同用户的 GPS 数据,挖掘出停留点序列并且获取周期模式。 在这里,停留点用来表示与用户行为关联的地点。 在获取了停留点的序列后,就可以挖掘频繁周期模式并对这些模式进行分析。 最后,通过实验证明系统在处理大量 GPS 数据时仍能够保证高效性和稳定性。
[科学] | 方滨兴#贾 焰#李爱平#张伟哲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022-12-01 | 浏览:430
摘要: 网络靶场已经成为支撑网络空间安全技术验证、网络武器试验、攻防对抗演练和网络风险评估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靶场国内外研究现状; 然后介绍了靶场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 包括大规模网络仿真、网络流量/服务与用户行为模拟、试验数据采集与评估、系统安全与管理等方面; 最后阐述了网络靶场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