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检索“二氧化碳”
科学技术: 科学 技术 应用 其他
经济人文: 经济 人文 法律 其他
[技术] | 章 真#刘晓军#陈 夏#姚丽萍#张荣庆 | 《1.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2.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2023-02-28 | 浏览:455
摘要: 碳中和是指 CO2“零排放”,在一段时间内通过节能减排、增加碳汇等途径,抵消各类活动 所产生的 CO2 的排放。微藻是含有叶绿素 a 的原生生物,可以利用太阳能通过浓缩机制( CCM) 进行光合作用高效固定 CO2、通过异养同化作用转化固定有机碳。微藻生物质可转化为生物燃 料、生物材料及生物肥料等,实现对传统化石燃料、塑料及化肥等的替代。生物技术应用涵盖了 从上游的藻种选育、生长代谢过程的多组学调控、培养条件及光生物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到下游的 采收提取纯化及应用等微藻的全生命周期。以碳的收支为主线综述了微藻生物技术在碳中和领 域的应用研究现状,讨论了其价值、意义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针对关键节点改善碳 足迹,以实现微藻在碳中和领域更多应用。
[技术] | 李 煦#荣峻峰#宗保宁 |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2023-02-28 | 浏览:316
摘要: 微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或细胞聚集体生物,能够高效地吸收CO2并固定在微藻生物质 中,有望在CO2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介绍了微藻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的机理,综述了影响微藻固定CO2 效率的因素以及微藻生物质的主要利用途径,分析了微藻生物技术固定CO2实现生物质利用的经济性,为实现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
[技术] | 栾国栋#张杉杉#吕雪峰 | 《1.中国科学院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燃料重点实验室;2.中国科学院 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 | 2023-02-28 | 浏览:270
摘要: 光合生物制造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生物制造模式,其以光合微藻为底盘,将太阳能和二氧化碳在单一过程、 单一平台直接转化为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学品,可以同时起到固碳减排和绿色生产的效果。光合生物制造技术走 向工程化、规模化、产业化推广和应用,技术核心是开发生长速度快、合成效率高、工业属性强的高效能光合细胞工 厂以及与之适配的过程工程技术体系,而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和关键则是优质微藻底盘细胞的开发。从微藻底盘 细胞的基因组编辑和调控、微藻代谢网络的优化重塑与定向扩展、微藻光合细胞工厂工业应用属性的优化这3个层 面,介绍如何应用合成生物学工具和策略开发“可编辑、可控制、可应用”的微藻底盘细胞和光合细胞工厂,进而推动 光合生物制造技术在工业环境下的成功应用。
[技术] | 王锋#周化岚#张建国 | 《上海理工大学 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 2023-02-28 | 浏览:183
摘要: 利用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CO2)转化有利于节能减排、缓解温室效应和解决能源短缺问题,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 会提供了光明的前景,但目前仍存在二氧化碳转化率较低、产物选择性较差等问题。文章综述了当前研究较为热门的光催 化转化、光热转化、光电协同转化和生物技术转化的反应原理、基本步骤以及催化剂类型,重点介绍了在提高二氧化碳转 化效率和反应选择性方面进行的催化剂改良、生物转化途径改进,最后对未来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转化技术进行了展望。
[经济] | 王 遥#任玉洁 |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 | 2023-02-07 | 浏览:515
摘要: 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恶化与气候变暖等外部因素对经济发展与人类生产生活造成负 面影响,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成为全球共识。绿色金融应运而生,并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中国 已经成为国际绿色金融发展的引领者之一。中国于2020年提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也将催生巨大的绿色投融资资金 需求,绿色金融的作用有待更进一步发挥。从绿色金融的概念出发,并通过进一步阐述绿色金 融的国际进展,形成绿色金融发展三阶段的特点分析,明确当前《巴黎协定》已推动绿色金融发 展进入新阶段。在此全球宏观大背景下,立足“双碳”目标对经济社会传统发展方式与新兴发展 力量的影响,结合对绿色金融在资源配置、风险管理及市场定价方面的主要功能的分析,从政 策、市场、生态融合发展等角度分析了要实现“双碳”目标,将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的更高要求; 在对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现状进行梳理后,深入分析了“双碳”目标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作用空 间及深化面临的主要挑战。最后,从政策、市场、配套建设、国际合作等角度对未来绿色金融高 质量发展的方向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以绿色金融助力中国“双碳”目标按期 实现提供支持。
[经济] | 陈诗一 |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 2022-12-23 | 浏览:365
摘要: 在金融海啸凸显实体经济重要性和工业反哺农业时代要求的背景下, 本文 讨论了以高能耗和高排放为特征的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为此本文构造了中国工 业38 个二位数行业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库, 利用超越对数分行业生产函数估算了中国工 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并进行绿色增长核算。本文的结论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总体 上已经实现了以技术驱动为特征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能源和资本是技术进步以外主 要驱动中国工业增长的源泉, 劳动和排放增长贡献较低甚至为负。但是, 一些能耗和排放 高的行业仍然表现为粗放型增长, 必须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技术, 最终实现中国工业的完 全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