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魏思洁#王寿兵 |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 2023-02-28 |
浏览:129
摘要:
生物炭具有致密的孔隙结构、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等特点,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吸附材料。近几年,生物炭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应用优势逐渐凸显。本文在生物炭相关应用文献的计量分析基础上,重点总结了近年(2016年-2020年)生物炭的主要制备技术,及生物炭在污染物去除、土壤改良和温室气体减排等领域应用的新进展。
|
|||||
[技术] | 魏嘉#蔡勤安#李源#尚丽霞#卜显锋#于志晶#马瑞 |
《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2.吉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2023-02-28 |
浏览:106
摘要:
土壤盐碱化是限制植物生长发育和阻碍农业生产力的重要非生物胁迫之一。本文从离子毒害、渗透胁迫、活性氧胁迫和高 pH 胁迫 4 个方面综述了盐碱胁迫对植物的危害。为了应对盐碱胁迫,植物进化出一系列的调控机制以缓解胁迫危害。从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离子的吸收转运调节、活性氧清除机制和外源物质调节方面梳理了植物耐盐碱的生理机制; 从植物盐碱胁迫的信号转导途径、耐盐碱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转录因子调控方面概述了植物耐盐碱的分子机制。对利用多组学分析更全面进行植物耐盐碱机制研究做出展望。
|
|||||
[技术] | 刘青松#白国敏 |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 2023-02-28 |
浏览:422
摘要:
介绍了生物炭的材料来源、制备工艺,及其对生物炭产物特性的影响; 综述了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的效能与作用机理; 总结了生物炭改性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并对其优缺点加以概括。从生物炭的特异性吸附、稳
定性、安全性、场地利用等角度提出了研究建议,为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修复方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
[技术] | 张海欧#孙小梅#王迎国 |
《1.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陕西地建土地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3.自然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4.陕西省土地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23-02-28 |
浏览:299
摘要:
盐碱地对粮食安全、耕地保障和生态安全等均有重要影响。我国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将其
进行有效利用对于增加耕地数量、提升耕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盐碱地生态化治理技术的应用和发
展提供理论支撑,综述了我国盐碱地土壤治理的探索进展、盐碱地生态化治理修复技术及在盐碱地治理利用
和防控方面的技术难点,对未来在盐碱地生态化治理利用和土壤盐渍化防控方面的关键点进行探讨和展望。
|
|||||
[技术] | 刘国强#顾轩竹#胡哲伟#徐 建 |
《1.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2023-02-28 |
浏览:166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有机污染物及其衍生物直接或间接进入到农业土壤中,对土壤生态造成严重破坏。生
物修复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对环境扰动少及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成为土壤修复领域的热点。基于此,笔者对农业土
壤有机污染现状、生物修复技术及外源强化生物修复手段等几方面进行了综述。微生物是生物修复中的主要参与者,
对有机污染物具有巨大的代谢能力,并能通过与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结合的几种外源生物强化方法提高被有机污染
农业土壤的修复效率,但其对目标污染物的生物利用度、种类、浓度要求较高,且易受环境条件制约。通过基因工程技
术鉴定新的污染物降解基因或开发高效工程菌株是提升生物修复技术实用性的重要方向。
|
|||||
[技术] | 吴敏#施柯廷#陈全#梁妮#潘波 |
《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省土壤固碳与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 2023-02-28 |
浏览:349
摘要:
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有机农药、石油污染、工业生产等,其对生态
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受有机物污染的土壤能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
一系列的修复技术进行治理,其中生物修复技术被认为是处理有机污染土壤最有效、
经济且环境友好的修复技术,但其修复效率受诸多因素影响。本文从气候地理条件、
有机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和土壤自身环境与营养 3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生物修复技术
的限制因素,并从物种选择、生物有效性提升(引入微生物或土壤动物、添加表面活性
剂和有机溶剂)及稳定生态系统的构建(添加生物炭、营养补充剂,采用电强化生物修
复技术)3个角度科学地提出了提升生物修复技术效率的方法,最后对加强有机物污染
土壤复合修复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
[技术] | 刘五星#侯金玉#王贝贝 |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2.中国科学院大学》 | 2023-02-28 |
浏览:303
摘要:
随着煤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场地土壤有机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并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
染。为了推进生物修复技术在化工场地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描述了我国煤化工企业分布与
场地土壤有机污染特征,从生物刺激和生物强化的角度介绍了煤化工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生物修复技
术,分析了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现存的一些问题,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可能的解
决思路。
|
|||||
[技术] | 葛 玲#王 新#张亚楠 |
《沈阳工业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2023-02-28 |
浏览:362
摘要:
目前我国使用的农药以杀虫剂为主,占农药使用量的40%。杀虫剂分为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
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和其他类等。本文介绍了四大类杀虫剂的典型代表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情况,综述了杀
虫剂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阐述了典型杀虫剂的降解机理,确定了其降解产物及降解途径,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是:研究杀虫剂在土壤中的降解途径及其影响因子,筛选功能微生物和植物,以及大力开发联合修复技术。
|
|||||
[技术] | 吴超#孙彬彬#陈海杰#成晓梦#贺灵#曾道明 |
《1.自然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 | 2023-02-28 |
浏览:202
摘要:
有效硒是评价土壤中硒对植物供给能力的重要指标,中国目前尚无测定土壤有效硒的统一方法。
化学提取法、土壤溶液法常用于测定土壤有效硒含量,但存在缺乏普遍适用提取剂类型、目标态提取不完全
和对非目标态溶解等问题。梯度扩散薄膜( DGT) 技术是一种基于解离、扩散动力学的有效态测定方法,已
有学者将其应用于土壤有效硒的测定并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否适用于天然富硒土壤中硒生物有效性评价尚
不明确。为探明梯度扩散薄膜技术评价天然富硒土壤中硒生物有效性的可行性,本文以浙江省上墅乡和汾
口镇分布的天然富硒土壤为研究对象,实验应用化学提取法、土壤溶液法和 DGT 技术[包括 Fe - oxide
( 水铁矿型) DGT、Zr - oxide( 水合氢氧化锆型) DGT]评价土壤中硒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 ①Fe - oxide
DGT 测得的有效硒平均含量为 0. 17 ± 0. 076μg /L,Zr - oxide DGT 测得的有效硒平均含量为 0. 20 ± 0. 13
μg /L。两种类型 DGT 测得有效硒含量差异不大,但由于 Zr - oxide DGT 对 Se4 + 具有专性吸附特征,导致
Zr - oxide DGT无法有效反映植物体内硒含量水平。对于检测土壤硒生物有效量,Fe - oxide DGT 要优于
Zr - oxide DGT; ②植物体内硒含量 Cplant - Se 与三种方法测定的有效硒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但 Cplant - Se 与
Fe - oxide DGT 测定的有效硒含量相关系数( r = 0. 705) 大于其他两种方法; ③基于 DGT 技术计算得出的 R
值( 土壤颗粒向土壤溶液补充硒的能力) 和 Kd值( 土壤固相与液相之间的分配系数) 表明上墅研究区相较于
汾口研究区土壤中硒具有更强的迁移性,但其土壤固相向土壤溶液补充硒离子的速率小于汾口研究区。
综上认为,对于评价天然富硒土壤中硒生物有效性而言,DGT 方法优于化学提取法和土壤溶液法,在测试性
能和反映土壤动力学过程信息方面更具优势。
|
|||||
[技术] | 杨明昊#张艺灿#王孝娣#史祥宾#王小龙#王海波 |
《1.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2.辽宁省落叶果树矿质营养与肥料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 | 2023-02-28 |
浏览:93
摘要:
综述了果树枝条堆肥的相关工艺及主要因素对堆肥的影响。同时,针对果树枝条堆肥高效菌剂缺乏
的现状,浅述了果树枝条堆肥菌剂制备的关键要素,为果树枝条高效堆肥菌剂的制备以及果树枝条堆肥化利用提
供理论参考,同时也为改善果园环境、改良土壤状况、缩减生产成本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