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刘青松#白国敏 |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 2023-02-28 |
浏览:422
摘要:
介绍了生物炭的材料来源、制备工艺,及其对生物炭产物特性的影响; 综述了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的效能与作用机理; 总结了生物炭改性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并对其优缺点加以概括。从生物炭的特异性吸附、稳
定性、安全性、场地利用等角度提出了研究建议,为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修复方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
[技术] | 刘国强#顾轩竹#胡哲伟#徐 建 |
《1.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2023-02-28 |
浏览:166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进展,有机污染物及其衍生物直接或间接进入到农业土壤中,对土壤生态造成严重破坏。生
物修复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对环境扰动少及无二次污染等优势成为土壤修复领域的热点。基于此,笔者对农业土
壤有机污染现状、生物修复技术及外源强化生物修复手段等几方面进行了综述。微生物是生物修复中的主要参与者,
对有机污染物具有巨大的代谢能力,并能通过与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结合的几种外源生物强化方法提高被有机污染
农业土壤的修复效率,但其对目标污染物的生物利用度、种类、浓度要求较高,且易受环境条件制约。通过基因工程技
术鉴定新的污染物降解基因或开发高效工程菌株是提升生物修复技术实用性的重要方向。
|
|||||
[技术] | 刘五星#侯金玉#王贝贝 |
《1.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2.中国科学院大学》 | 2023-02-28 |
浏览:303
摘要:
随着煤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场地土壤有机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并可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
染。为了推进生物修复技术在化工场地有机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描述了我国煤化工企业分布与
场地土壤有机污染特征,从生物刺激和生物强化的角度介绍了煤化工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生物修复技
术,分析了有机污染场地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现存的一些问题,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可能的解
决思路。
|
|||||
[技术] | 葛 玲#王 新#张亚楠 |
《沈阳工业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2023-02-28 |
浏览:362
摘要:
目前我国使用的农药以杀虫剂为主,占农药使用量的40%。杀虫剂分为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
酸酯类、拟除虫菊酯类和其他类等。本文介绍了四大类杀虫剂的典型代表及其在土壤中的残留情况,综述了杀
虫剂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阐述了典型杀虫剂的降解机理,确定了其降解产物及降解途径,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是:研究杀虫剂在土壤中的降解途径及其影响因子,筛选功能微生物和植物,以及大力开发联合修复技术。
|
|||||
[技术] | 李秀璋#张宗豪#刘欣#李玉玲 |
《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 | 2023-02-28 |
浏览:272
摘要: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人类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对土壤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从原材料的开
采到产品生产和运输、以及化学品使用或意外泄漏都是土壤污染的重要来源,严重威胁到家畜、野生动植物、人类、
甚至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相对于现代土壤修复方法,传统方法往往费用昂贵且耗时耗力。由于受到多种环境生
物因子的影响,一些传统方法的效果并不佳,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导致土壤物理性状进一步恶化。随着对环境微生
物的研究深入,利用特殊微生物进行重金属、放射性元素、氯化溶剂、石油碳氢化合物、多氯联苯、阿特拉津、有机磷
杀虫剂等污染的土壤逐渐成为可能。利用微生物进行污染土壤的治理不仅能在最大程度上保持土壤的物理性状,
而且相对于传统方法成本较低,近年来利用微生物介导的土壤修复技术已成为土壤修复领域的热点之一。本文对
土壤修复技术及其工作原理进行了扼要总结,以期对生物修复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
|||||
[技术] | 熊文君#徐琳#张丙昌#李香真 |
《1.中国科学院应用和环境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生物研究所;2.中国科学院大学;3.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修复福建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4.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2023-02-28 |
浏览:313
摘要:
生物土壤结皮作为典型的有机地被层,广泛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
及土壤稳定等功能,可有效控制土地沙漠化,防治水土流失,因此,生物土壤结皮恢复被看作是荒漠生态系统修复
和重建的关键。本文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生物结皮领域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生物土壤结皮的生物组成、演
替过程、生态功能、干扰响应、人工培育及生态恢复。以期深入认识生物土壤结皮的结构和功能及干旱半干旱地
区的荒漠化治理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