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检索“微藻”
科学技术: 科学 技术 应用 其他
经济人文: 经济 人文 法律 其他
[技术] | 章 真#刘晓军#陈 夏#姚丽萍#张荣庆 | 《1.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2.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2023-02-28 | 浏览:457
摘要: 碳中和是指 CO2“零排放”,在一段时间内通过节能减排、增加碳汇等途径,抵消各类活动 所产生的 CO2 的排放。微藻是含有叶绿素 a 的原生生物,可以利用太阳能通过浓缩机制( CCM) 进行光合作用高效固定 CO2、通过异养同化作用转化固定有机碳。微藻生物质可转化为生物燃 料、生物材料及生物肥料等,实现对传统化石燃料、塑料及化肥等的替代。生物技术应用涵盖了 从上游的藻种选育、生长代谢过程的多组学调控、培养条件及光生物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到下游的 采收提取纯化及应用等微藻的全生命周期。以碳的收支为主线综述了微藻生物技术在碳中和领 域的应用研究现状,讨论了其价值、意义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针对关键节点改善碳 足迹,以实现微藻在碳中和领域更多应用。
[技术] | 张 华#沈 英#俞 涛 | 《1.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可再生能源实验室;3.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2023-02-28 | 浏览:484
摘要: 文章综述了微藻生物膜净化污水和生产生物燃料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成果,阐述了典型微藻去污生 物膜系统的运行情况、综合效益、优缺点和推广价值,并对微藻生物膜去污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关键技术进展及 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就微藻生物膜去污技术的规模化及产业化应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微藻生物膜去污技 术的成熟和规模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技术] | 李 煦#荣峻峰#宗保宁 | 《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2023-02-28 | 浏览:316
摘要: 微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或细胞聚集体生物,能够高效地吸收CO2并固定在微藻生物质 中,有望在CO2减排中发挥重要作用。介绍了微藻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的机理,综述了影响微藻固定CO2 效率的因素以及微藻生物质的主要利用途径,分析了微藻生物技术固定CO2实现生物质利用的经济性,为实现 “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案。
[技术] | 钟雪晴#朱雅莉#王玉娇#赵权宇 | 《1.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2.南京工业大学药学院》 | 2023-02-28 | 浏览:313
摘要: 抗生素在环境水体的累积是威胁人类健康及生态安全的全球性问题,去除环境中残留抗生素迫在眉睫。本 文首先综述了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的主要来源及危害。随后,针对微藻处理含抗生素废水的特点,阐述微藻去除抗 生素的生物降解、生物累积、生物表面吸附、光合降解和挥发及水解等这5种可能去除机制,比较了这些机制在 不同微藻去除抗生素实验研究中的贡献。阐明为提高微藻法去除抗生素的效率,尚需优化藻种的选择和培养条 件。最后,讨论了微藻法去除抗生素目前存在的去除不完全、降解产物不明了及缺乏规模化应用等问题,提出可 以结合化学、物理和生物方法达到去除要求;通过组学数据等综合分析抗生素降解产物;积累中试数据,为进一 步的规模化应用打下基础。
[技术] | 栾国栋#张杉杉#吕雪峰 | 《1.中国科学院 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燃料重点实验室;2.中国科学院 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 | 2023-02-28 | 浏览:270
摘要: 光合生物制造技术是一种全新的生物制造模式,其以光合微藻为底盘,将太阳能和二氧化碳在单一过程、 单一平台直接转化为生物燃料和生物基化学品,可以同时起到固碳减排和绿色生产的效果。光合生物制造技术走 向工程化、规模化、产业化推广和应用,技术核心是开发生长速度快、合成效率高、工业属性强的高效能光合细胞工 厂以及与之适配的过程工程技术体系,而技术取得突破的基础和关键则是优质微藻底盘细胞的开发。从微藻底盘 细胞的基因组编辑和调控、微藻代谢网络的优化重塑与定向扩展、微藻光合细胞工厂工业应用属性的优化这3个层 面,介绍如何应用合成生物学工具和策略开发“可编辑、可控制、可应用”的微藻底盘细胞和光合细胞工厂,进而推动 光合生物制造技术在工业环境下的成功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