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张 克#田双超#窦雪雁#张 畅#董立新#朱金亮#肖本益#刘启新#刘建伟#刘俊新 |
《1.中国科学院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中国科学院大学;3.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4.天津水利科学研究院》 | 2023-02-28 |
浏览:166
摘要:
为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 MFC) 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中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及其产电效率,在厌氧/好
氧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器中构建了 MFC,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增加了 MFC 构建可以使装置的 COD 去除率从
87. 67%提高到 96. 19%,总氮和悬浮物去除率也有一定提高,分别从 61. 6%和 84. 6%提高到 64. 7%和 87. 9%,但对氨
氮和总磷的去除效果影响不明显。稳定期,当外接 500 Ω 电阻时,装置中 MFC 的输出电压可达到 0. 33 ~ 0. 51 V,总产
电功率和库仑效率分别为 169. 13~ 192. 12 mW/m3
和 2. 50%。微生物分析表明,装置中构建 MFC 可以提高整个装置
中与产电和有机物去除相关的微生物( Trichococcus) 、好氧区的脱氮微生物( Dokdonella 和 Rhodobacter) 和除磷微生物
( norank_f__Caldilineaceae 和 Anaerolineaceae) 等的相对丰度,从而提高装置的污水处理效率。
|
|||||
[技术] | 史航#隆添翼#柳聪#吴圣凯#范遥#刘波 |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 2023-02-28 |
浏览:103
摘要:
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脱氮能力的不足,设计了 2 种不同体积比的陶粒-硫磺混合生物填料反应器 (陶粒
与硫磺的体积比分别为 2∶1 和 5∶1),并用其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了深度处理。结果表明,陶粒与硫磺体
积比为 2∶1 的混合生物填料反应器 (R2,高硫耦合组) 在 C/N 为 4,HRT 为 4 h 的条件下处理模拟废水时脱氮效率
最高,TN 平均去除率和平均出水质量浓度分别为 (92.62±1.36)% 和 (2.39±0.22) mg∙L-1。相比于 R1(异养对照组),
R2 在保证脱氮效率的同时,碳源投加量更少;此外, R2 在最佳条件下促进了体系内反硝化微生物群 落
Thauera(陶厄氏菌属) 和 Thiobacillus(硫杆菌属) 的生长,二者的相对丰度之和为 39.13%。
|
|||||
[技术] | 张玮#刘玮#熊峰#申静#刘意#张海东#周月明 |
《1.重庆工商大学 国家智能制造服务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重庆工商大学 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重庆工商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4.重庆市九龙坡区生态环境监测站;5.重庆南向泰斯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3-02-28 |
浏览:257
摘要:
综述了近20年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的相关文献,总结了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现状,介绍了水质水量等的时空
变化特征,分析了各类污水的典型处理工艺,比较了各地方最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展望了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的发展
趋势,为科学合理制定农村污水治理方案提供依据,为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的运维机制提供指导,为农村污水处理的
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
|
|||||
[技术] | 张 华#沈 英#俞 涛 |
《1.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可再生能源实验室;3.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2023-02-28 |
浏览:485
摘要:
文章综述了微藻生物膜净化污水和生产生物燃料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成果,阐述了典型微藻去污生
物膜系统的运行情况、综合效益、优缺点和推广价值,并对微藻生物膜去污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关键技术进展及
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就微藻生物膜去污技术的规模化及产业化应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微藻生物膜去污技
术的成熟和规模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
|||||
[技术] | 王丽芸#李新#杨佳生#罗珊#曾好#陈杨武#谭周亮 |
《1.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2.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3.中国科学院大学》 | 2023-02-28 |
浏览:108
摘要:
微生物数量的快速检测一直是工业生产与食品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生物发光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周期短等优点,可满足一般微生物检
测的需求。然而,ATP 生物发光法的准确性也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如微生物的 ATP 检测限值较
高、微生物自身及其他因素(如非微生物 ATP、提取剂种类、荧光素酶活性等)均对微生物数量的检
测产生影响。本文简述了不同微生物数量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 ATP 生物发光法的发展历程
及原理,综述了非微生物 ATP 与游离 ATP、微生物量、ATP 提取剂、荧光素酶等因素对 ATP 生物
发光法灵敏度与稳定性的影响,归纳总结了 ATP 生物发光法及检测设备在食品、医疗、污水处理
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就 ATP 生物发光法体系的优化及 ATP 在线检测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 ATP 生物发光法的高效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
|||||
[技术] | 贾体沛#王灿#张亮#赵琪#彭永臻 |
《1.北京工业大学城镇污水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市污水脱氮除磷处理与过程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23-02-28 |
浏览:335
摘要:
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中产生恶臭气体并因此导致空气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生物除臭技术具有操作简
便、运行成本低、二次污染小等优点,适用于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的处理。阐述了污水处理厂臭气的主要成
分、浓度及分布特点,分析了生物除臭技术的 4 个关键影响因素 (微生物、营养液、pH 和填料),并结合影响因
素剖析了 3 个工程应用典型案例,总结了生物除臭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并展望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以期为不
同污水处理厂根据其自身条件解决的恶臭污染提供参考。
|
|||||
[技术] | 王 栋 |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综合管理部》 | 2023-02-28 |
浏览:364
摘要:
炼化污水中难降解污染物的强化去除是水处理的研究热点。考察了高效生物催化技术对炼化污水深
度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高效生物反应器启动一周后可成功挂膜,载体附着高效特种微生物,可有效去除污水中
的难降解有机物,出水 COD 在 30 mg/L 以下,COD 去除率为 60%~71%。反应器抗冲击能力强,进水 COD 约为 125
mg/L 时,出水 COD 仍低于 30 mg/L,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A 类标准。载体层
不易堵塞,反洗频率约 3 月/次,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反应器处理污水耗电量为 0.32~0.48 kW·h/m3
,电耗成本为
0.20~0.29 元/m3
,运行成本远低于物化方法,对于高盐、难降解 COD 污水有很好的适用性。
|
|||||
[技术] | 杜林竹#艾胜书#刘轩彤#王 帆#曲 红#边德军 |
《1.吉林省城市污水处理重点实验室<长春工程学院>;2.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 | 2023-02-28 |
浏览:270
摘要:
当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主要矛盾已由有机物的去除转向氮、磷等营养物的去除。而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普遍
采用的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因其自身的特点及城市污水特征,导致氮、磷污染物去除效率无法满足愈发严格的国家标准。
针对这种问题,通过对同步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除磷、短程硝化反硝化这些新型技术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介绍,探
究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中应用的优越性与合理性。并基于多菌群协同除污机理,结合我国城市污水
处理可持续发展现状,探索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
|
|||||
[技术] | 鲍任兵#高廷杨#宫 玲#徐 健#万年红#雷培树#镇祥华 |
《1.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楚雄市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3.武汉市城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 | 2023-02-28 |
浏览:273
摘要:
通过分析城镇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的运行难点和升级改造需求,针对城镇污水厂二级处理工艺,从进水水质特征和
生化池各反应区运行优化方式入手,深度挖掘生化池处理潜能,提出针对不同进水水质条件和排放要求下的污水处理厂提标
改造工艺路线。结合相关技改案例,探究针对氮、磷等污染物的工艺改造对策和优化建议,以全面提升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
性能,实现二级处理出水稳定达到或优于一级 A 排放标准,为高排放标准下新建污水处理厂及现有污水厂提标改造提供技术
支撑。
|
|||||
[技术] | 吴见平#靳紫恒#长英夫#张进#江霞 |
《1.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2.西原环保工程(上海)有限公司;3.四川省科学城天人环保有限公司》 | 2023-02-28 |
浏览:422
摘要:
污水处理厂在运营过程中所释放的恶臭污染物影响周围空气的环境质量,对人体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建
设造成连锁危害。本文介绍了最近的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净化技术发展,重点阐述了生物法除臭技术的应用现
状。首先,阐述了生物过滤法、生物洗涤法、活性污泥扩散法、活性污泥回流法和氨氧化产物回流法的除臭原
理、发展历史、主要影响因素和技术特点;然后,介绍了生物法除臭技术在污水处理厂的应用案例,总结了我国
污水处理厂生物除臭技术的应用现状;最后,根据生物法除臭技术比较和应用现状,提出污水处理厂除臭工程的
发展方向,包括分区治理、首尾结合、密闭处理、工艺组合和生物气溶胶控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