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 | 吴雪芬#卫晓红#武玉卓#夏桂阳#夏欢#王玲燕#商洪才#林生 |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东直门医院 中医内科学教育部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2023-02-28 |
浏览:472
摘要:
中药活性成分是中药发挥药效作用的物质基础,靶点是中药活性成分发挥疗效的生物学基础。 确定中药活性成分
的靶点是中药药效物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中药分子机制研究和新药开发具有积极的意义。 蛋白质是最主要的一类药物
靶点,研究中药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是确定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的主要手段。 目前,检测活性成分与蛋白质相互作用
的技术主要包括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生物膜干涉技术、分子对接技术、蛋白组芯片技术、分子靶点
“钩钓”技术、定点突变技术及靶蛋白共结晶技术等。 该综述对近十年生物靶点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寻找中药活性成分靶
点中的应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阐明中药药理机制提供研究思路。
|
|||||
[技术] | 李明玥#刘宏艳#肖静#耿放#吴定涛#李华斌#甘人友 |
《1.成都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2.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3.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4.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2023-02-28 |
浏览:143
摘要:
黄花菜是一种富含各类营养物质的优质食品原料,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与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对黄花菜
中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了总结,发现干黄花菜是低脂高蛋白矿物质丰富的健康食品。此外,由于活性成分的存在使
得黄花菜具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生物活性。在此基础上对黄花菜的贮藏保鲜与干制技术进行概述,指出可以
通过鲜黄花菜的预处理和干黄花菜的干制及包装来提升黄花菜品质。最后介绍了黄花菜目前在食品相关行业中的
应用与研究方向,以期为黄花菜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贮藏加工技术、相关功能食品的开发和在其他行业领域的
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
[技术] | 李岚涛#王 宏#白卫东#董 浩#李南薇#肖更生#刘功良#赖秋萍 |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2.广东省岭南特色食品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3.农业农村部岭南特色食品绿色加工与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4.广东桂岭蜂业科技股份公司》 | 2023-02-28 |
浏览:207
摘要:
蜂花粉作为一种天然食品,富含大量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多糖、蛋白质、脂质、多酚等。体内外研究表
明,蜂花粉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降血脂、保肝、治疗前列腺疾病、减肥、抗癌、抗动脉粥硬化和免疫调
节等生物活性。但花粉壁结构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蜂花粉的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和开发利用,因此,破壁技
术的研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进而提高蜂花粉的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蜂花粉的主要活性成分、生物活性
和蜂花粉破壁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为蜂花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提供借鉴。
|
|||||
[技术] | 程思佳#李顺祥 |
《 1.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湖南省中药活性物质筛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2023-02-28 |
浏览:321
摘要:
生物转化技术具有选择性强、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反应种类多以及环境污染小等特点,该项技术应用于中
药和天然药物开发的研究越来越多,可以为现代药物原料提供新的工艺或新替代品,对发掘中药活性成分、扩大药源、保
护中药资源等有着重要意义。现以国内外最新研究报道为依据,分析了生物转化技术应用于中药和天然药物开发的意
义,对转化反应的生物体系,其主要反应类型以及生物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总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
|||||
[技术] | 高铭#杨若聪#刘淇#雷雯#饶志粒#曾南 |
《1.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2.成都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 | 2023-02-28 |
浏览:322
摘要:
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研究荆防颗粒发挥解酒保肝作用的潜在机制,并辅助动物实验对其作用及相关通
路进行验证。 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 TCMSP)中检索荆防颗粒药材活性成分,通过 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CTD 数据库获得药材、疾病相关靶点,对其进行交集处理后利用 STRING 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PPI)分析,分别在 BioGPS、Metascape 数据库中对核心靶点进行筛选、靶器官定位及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
(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通路分析。 构建急性醉酒小鼠模型,观察荆防颗粒对小鼠血清乙
醇水平及肝组织磷脂酰肌醇-3 激酶/ 蛋白激酶 B(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分析获得荆防颗粒活性成分
187 个,与酒精性肝损伤病理交集靶点 47 个;GO 富集分析和 KEGG 通路分析发现,荆防颗粒可能通过 PI3K-Akt 信号通路发挥
解酒保肝作用;构建“药物-成分-靶点”以及“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发现,荆防颗粒发挥解酒保肝的重要活性成分包括 quercetin、5-O-methylvisamminol、glyasperin M、glyasperin B、hederagenin 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上述活性成分与 AKT1、EGFR、ESR1、
PTGS2 等亲和力良好。 动物实验表明,荆防颗粒 15、10. 5 g·kg-1剂量能明显降低醉酒小鼠血清乙醇含量,同时可上调肝组织
p-PI3K / PI3K、p-Akt / Akt 比值。 综上,荆防颗粒能通过多组分-多靶点发挥解酒保肝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 PI3K-Akt 信号通
路有关。
|
|||||
[技术] | 朱 菲#吴祖洁#程明辉#管金华#邹 龙 |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昌市鄱阳湖湿地微生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 | 2023-02-28 |
浏览:367
摘要:
金属纳米颗粒( Metal nanoparticles,MNPs) 因具有小尺寸、高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及独特的光学、电学、热力学特性,已成为催化、传感器、临床
诊断、医学治疗、抗菌剂、环境修复等众多领域研究的热点材料。MNPs 的种类、形貌、尺寸及表面功能修饰决定着其性能及应用范畴,开发绿色、简
单、可控的 MNPs 合成方法是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生物学方法合成 MNPs 是利用生物体或生物分子对金属离子前体进行还原或者生物矿化,反应
条件温和、能耗低,无需昂贵的设备和有害的化学物质,是一种绿色合成方法,已发展为纳米生物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几乎全部类型微生物和各种植物组织均可开发为 MNPs 合成与加工的“纳米工厂”。细菌、放线菌、酵母和霉菌既可以在细胞内又可以在细胞外
合成 MNPs,MNPs 的合成是生物酶催化的还原反应或者矿化过程,与细胞代谢产生的还原力有关。藻类与植物组织合成 MNPs 类似,通常是利用其
组织提取液中的蛋白质等大分子和多酚类等多种小分子活性成分在细胞外合成 MNPs。纳米尺度的病毒可作为 MNPs 合成与组装的特异性模板。
近年来,各种各样的单质金属和金属化合物纳米颗粒的生物合成取得了较大进步,所制备的 MNPs 在抗菌、催化、传感、生物诊断与生物医药、环境污
染物去除等方面得到较好的应用。但是生物合成 MNPs 仍然面临颗粒形貌、尺寸较难控制,产物不易回收和纯化,大规模生产技术欠缺等问题,因而
限制了其产业化应用。
本文归纳了不同类型微生物和植物组织提取液合成 MNPs 的最新进展,总结了 MNPs 的生物合成机理及应用,分析了生物合成方法面临的主要
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低成本、绿色、可控生物合成 MNPs 的发展提供参考。
|
|||||
[其他] | 庞欣欣#彭紫凝#商海涛#张世文#王振涛#乔永辉 |
《河南省中医院 郑州 450002》 | 2022-11-03 |
浏览:184
摘要:
目 的 探 讨 通 络 地 龟 汤 治 疗 糖 尿 病 肾 病(DKD)的 潜 在 作 用 机 制 。 方 法 GeneCards、
DisGeNET、OMIM、Drug Bank数据库收集DKD疾病靶点,TCMSP和BATMAN-TCM数据库分析得到通络地龟
汤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图;Cytoscape软件建立通络地龟汤有效活
性成分与 DKD 关键作用靶点网络图;DAVID 数据库对靶点进行 GO 和 KEGG 通路富集分析;GEO 芯片数据
库对上述关键靶点进行验证;使用 STZ腹腔注射复制 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并采用通络地龟汤干预,Western
Blot以及qPCR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数据库进行有效筛选得到128个药物活性成分,共涉及720个作用靶
点,得到通络地龟汤与 DKD 共同靶点 588 个,共同靶点主要相关的生物学过程有 2817 种,分子功能有 312
种,细胞组分有 132种,作用在 184条信号通路上发挥治疗 DKD 的作用,其中关键通路为 MAPK 信号通路。
通过GEO数据库下载差异基因数据进行验证,证实ALB和VEGFA为通络地龟汤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基因,
动物实验表明通络地龟汤能够促进ALB和VEGFA的表达,减轻DKD肾损伤。结论 本研究发现通络地龟
汤可能通过多靶点、多功能、多通路治疗DKD、ALB和VEGFA可能为其中的关键靶点,MAPK通路为其发挥
治疗作用的关键通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