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检索“生物量”
科学技术: 科学 技术 应用 其他
经济人文: 经济 人文 法律 其他
[技术] | 刁曹鋆#王 闻#线薇薇#张 辉 | 《1.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2.中国科学院大学;3.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4.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科技中心有限公司;5.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 | 2023-02-28 | 浏览:291
摘要: 近年来, 由于过度频繁的人类活动, 导致全球渔业资源正遭受威胁。与传统渔业评估方法相比, 环境 DNA(eDNA)技术具有操作简便、侵入性低、灵敏度高等优点, 因而在渔业资源评估中应用广泛。 eDNA 技术在物种丰度和生物量评估中已经被证明是可行的, 本文总结了 eDNA 技术在渔业资源生物 量评估中的研究现状, 从 eDNA 技术与传统方法互补性、eDNA 浓度影响因素及模型、生物量定量模 型等方面展开阐述, 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提出新思路, 为 eDNA 技术在渔业资源生物量评估中应用提 供参考。
[技术] | 张 华#沈 英#俞 涛 | 《1.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可再生能源实验室;3.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2023-02-28 | 浏览:489
摘要: 文章综述了微藻生物膜净化污水和生产生物燃料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成果,阐述了典型微藻去污生 物膜系统的运行情况、综合效益、优缺点和推广价值,并对微藻生物膜去污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关键技术进展及 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就微藻生物膜去污技术的规模化及产业化应用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微藻生物膜去污技 术的成熟和规模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技术] | 王丽芸#李新#杨佳生#罗珊#曾好#陈杨武#谭周亮 | 《1.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2.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3.中国科学院大学》 | 2023-02-28 | 浏览:110
摘要: 微生物数量的快速检测一直是工业生产与食品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腺嘌呤核苷三磷酸 (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生物发光法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周期短等优点,可满足一般微生物检 测的需求。然而,ATP 生物发光法的准确性也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如微生物的 ATP 检测限值较 高、微生物自身及其他因素(如非微生物 ATP、提取剂种类、荧光素酶活性等)均对微生物数量的检 测产生影响。本文简述了不同微生物数量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 ATP 生物发光法的发展历程 及原理,综述了非微生物 ATP 与游离 ATP、微生物量、ATP 提取剂、荧光素酶等因素对 ATP 生物 发光法灵敏度与稳定性的影响,归纳总结了 ATP 生物发光法及检测设备在食品、医疗、污水处理 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就 ATP 生物发光法体系的优化及 ATP 在线检测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 ATP 生物发光法的高效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技术] | 冯丽娟#肖耿锋#程香菊#谢骏#舒锐 | 《1.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2.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3.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4.广州观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2023-02-28 | 浏览:387
摘要: 为解决传统养殖中养殖尾水的环境污染问题,促进池塘养殖可持续发展,基于新建的集装箱式循环水 养殖系统,构建了三级养殖尾水净化塘水生态系统模型,对池塘水质、浮游植物及水生动物生物量以及池塘生 态系统的演变进行了为期 6 个月的模拟预测,并设置添加沉水植物和添加低密度滤食性鱼类 2 种情景模拟。结 果表明:水质模拟值的变化趋势与实测值基本一致,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 4.98% ~ 23.37%;模拟 预测的设定条件下和模拟时段中,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趋于稳定,形成以绿藻为主的藻类群落、以摇蚊和桡足 类为主的水生动物群落;在尾水净化塘中,添加沉水植物对氮磷去除效果不明显,但对增加水体中溶解氧质量 浓度作用明显,3 个池塘溶解氧变化率最大值分别为 23.11%、45.39% 和 77.90%;添加低密度滤食性鱼类有助于 浮游植物的生长,3 个池塘硅藻生物量的最大增幅为 89.80%、47.22% 和 22.06%,绿藻生物量的最大增幅为 76.95%、54.05% 和 23.29%,蓝藻生物量的最大增幅为 45.99%、33.37% 和 20.30%。综上所述,基于 AQUATOX 构 建串联的尾水净化塘水生态系统模型并模拟培植沉水植物和添加低密度滤食性鱼类的生物处理方法,不仅能够 为管理者调整喂养结构提供借鉴与帮助,也可用于调控水生态系统组分,有利于水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平 衡。本研究结果可为管理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模式的喂养结构、构建尾水净化塘生态系统、改进其他利用生物 处理技术处理养殖尾水的养殖模式提供参考。
[技术] | 郑彭生 | 《中煤科工集团杭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2023-02-28 | 浏览:68
摘要: 针对煤化工废水处理难点和技术发展需求,从典型反应器和新型生物强化技术2个方面探讨了厌氧生物处 理技术的现状和关键问题。分析认为,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可强化难降解有机物、氮素污染物和硫酸盐的去除,提高 煤化工废水可生化性;常规厌氧反应器仍存在启动时间长、生物量有限等问题,需要通过生物固定化、生物强化、反 应器模型优化、流体数值模拟等手段加以优化;厌氧生物强化技术开发还应充分考虑有机物、氨氮、硫酸盐等多种污 染物的协同去除,妥善处理好不同种群微生物之间的关系。
[水利工程] | 唐川川#王根绪#张 莉#常瑞英#黄克威#杨晓明#杨 凯#赵小祥#林 丽#杨 燕 | 《四川农业大学 理学院》 | 2022-11-03 | 浏览:232
摘要: 以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沼泽化草甸为研究对象,采用雪栅栏诱导方式模拟积雪厚度增加, 结合植物地上、地下根系以及土壤养分变化,分析了高寒沼泽化草甸对积雪厚度增加的响应。结果表 明:积雪厚度增加后,0~20 cm浅层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增加,植物群落高度和土壤表层0~10 cm根系生 物量显著增加,植物群落组成和地上生物量没有变化,地下0~20 cm土壤碳(C)、氮(N)、磷(P)总储量降 低,根系中 C、N、P 储量增加,土壤表层 0~10 cm 总 N∶P 比显著增加,但是有效磷含量在 0~10 cm 和 10~ 20 cm土层均显著增加。可见,积雪厚度增加并不影响沼泽化草甸植物群落的组成和地上生物量,仅增 加植被高度,增加土壤表层总N∶P比意味着积雪厚度增加可能会减轻沼泽化草甸土壤中氮限制,从而减 缓沼泽化草甸的氮匮乏状况。结论可为高寒生态系统响应积雪变化研究提供样地尺度的观测数据,并 为冰冻圈生态系统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模型估算提供数据支撑。
[轻工业、手工业及生活服务业] | 唐 盟#周 进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2022-11-03 | 浏览:247
摘要: 利用东海近海典型网箱养殖海湾三沙湾 9 个航次数据, 基于群落结构时空差异, 阐释网箱 养殖活动对多毛纲(Polychaeta)动物群落的影响。就群落组成而言, 网箱养殖和非网箱养殖水域多毛 纲物种组成存在差异, 丝鳃虫科(Cirratulidae)和多鳞虫科(Polynoidae)分别是两种水域最占优势的类 群 , 网箱养殖水域多毛纲优势物种的丰度及丰度比值略高于非网箱养殖区 (104.06ind./m2 >48.29ind./m2 , 57.59%>46.96%)。双因素方差分析(采样时间和养殖方式)结果表明, 两 种因素对物种数(S)、丰度(N)、生物量(B)、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Pielou 均匀度指数(J′)、 Margalef 丰富度指数(d)等典型群落参数的交互作用不显著(P>0.05), 考虑两种因素独立效应时, 群 落参数均无显著空间差异(P>0.05), 但存在极显著时间差异(P<0.01)。双因素群落结构相似性分析 (two-way ANOSIM analysis)表明群落结构无显著空间差异 (P>0.05), 但存在极显著时间差异 (P<0.01)。典型对应分析(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CCA)显示 pH、水深和溶解氧是影响三沙 湾多毛纲动物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上述结论显示, 三沙湾网箱养殖活动对多毛纲动物群落结 构已产生一定影响, 主要表现在群落组成方面, 群落结构和部分典型底栖环境因子具较强相关性。
[轻工业、手工业及生活服务业] | 李亚芳#杜飞雁#王亮根#宁加佳#李纯厚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 2022-11-03 | 浏览:190
摘要: 根 据 2014—2016 年粤西海陵湾养殖区湾内和湾外邻近海域 21°27′—21°38′N 、 111°42′—111°57′E 4 个航次调查资料, 对其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共鉴定 大型底栖动物 64 种, 春季种类最多为 39 种, 秋季最低为 17 种。4 季均以环节动物种类数最多, 软 体动物次之。不同季节间优势种有所差异, 仅倍棘蛇尾 Amphioplus sp.为周年优势种。春、夏、秋和 冬季第一优势种分别为倍棘蛇尾、菲律宾蛤仔 Ruditapes philippinarum、短吻铲荚螠 Listriolobus brevirostris 和平蛤蜊 Mactra mera。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 213ind./m2 和 15.4g/m2 , 其中丰度以春 季最高为 248ind./m2 , 夏季最低为 167ind./m2 , 而生物量则以秋季最高为 28.0g/m2 , 春季最低为 2.4g/m2 , 平面分布总体呈现湾外高于湾内的趋势。底栖动物 Pielou 均匀度和 Shannon-Wiener 多样性 指数分别为 0.95—1.00 和 1.56—4.07, 其中时间分布规律明显, 春季最高, 秋季最低, 空间上, 两者 无明显分布差异。群落结构时空差异显著, 为沉积物类型、水深、底层无机氮和悬浮物以及捕食压 力等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轻工业、手工业及生活服务业] | 白美娜#江涛#陈飞羽#王朝晖#江天久 | 《赤潮与海洋生物学研究中心》 | 2022-11-03 | 浏览:220
摘要: 于 2013 年 5 月到 2014 年 6 月, 在大亚湾大鹏澳牡蛎区及邻近海域开展了为期 14 个月的采 样调查,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表层水体中微微型浮游植物(0.7—2.7μm)光合色素进行测定, 并应用色素化学分类软件 CHEMTAX 对自养微微型浮游生物(aototrophicpicoplankton, APP)功能类群 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该海域 APP 中共检出了 15 种光合色素, 其中青绿藻素(Pras)和玉米黄素(Zea) 是微微型色素中浓度最高的 2 种特征色素, 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Pras 主要出现在低温季节 (牡蛎养殖期), 而 Zea 主要出现在高温季节(非牡蛎养殖期)。CHEMTAX 分析表明, 大鹏澳海域 APP 最主要的类群是硅藻、蓝藻和青绿藻, 而甲藻、隐藻、定鞭金藻、绿藻和金藻生物量较低。温度和 营养盐浓度是影响大鹏澳海域 APP 的时空分布的重要因素, 青绿藻主要出现在低温季节(主要在冬 季牡蛎养殖期间), 且其生物量与溶解无机氮呈显著正相关,而蓝藻则主要出现在高温季节, 与温度 呈显著正相关。另外, 贝类养殖也是能够影响 APP 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在大鹏澳海域牡蛎养殖期 间, 青绿藻生物量在养殖区明显高于非养殖海域。
[轻工业、手工业及生活服务业] | 鲍格格#赵淳朴#梅泊承#张 顺#徐善良#徐继林 |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 2022-11-03 | 浏览:238
摘要: 水产养殖业的尾水排放已成为水域生态环境的污染源之一,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缢蛏串联 养殖模式的生态修复效果, 对凡纳滨对虾-缢蛏串联养殖池塘的水生态进行周年跟踪测定, 并采用权 重赋值法与灰色聚类法对其生态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串联模式下浮游植物的丰度介于 6.8×105 ~2.5×108 cell/L, 生物量为 2.04~65.72 mg/L, 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范围为 1.34~2.56, 均 匀度指数范围为 0.43~0.72, 多样性水平较高, 物种分布的均匀度较好, 与传统虾蛏混养模式相比, 虾蛏串联养殖模式对养殖池塘水生态环境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基于权重赋值法的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表明, 虾蛏串养模式的综合改善率为 28.96%, 生态修复目标综合值为 0.634 7, 整体修复效果为良, 灰色聚类法评价结果表明, 虾蛏串联养殖模式的生态修复评价得分为 1.641 3, 比传统虾蛏混养塘评 价得分提高 39.76%。因此, 相比传统虾蛏混养模式, 虾蛏串联养殖模式更加有利于维持池塘生态稳 定, 对养殖池塘水生态环境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这一结果为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提供了一个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