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检索“重金属污染”
科学技术: 科学 技术 应用 其他
经济人文: 经济 人文 法律 其他
[技术] | 刘青松#白国敏 |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 2023-02-28 | 浏览:417
摘要: 介绍了生物炭的材料来源、制备工艺,及其对生物炭产物特性的影响; 综述了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的效能与作用机理; 总结了生物炭改性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并对其优缺点加以概括。从生物炭的特异性吸附、稳 定性、安全性、场地利用等角度提出了研究建议,为生物炭在土壤重金属修复方向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技术] | 魏 静#朱 治#王亚生#吴 龙 | 《1.海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2. 湖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与食品学院》 | 2023-02-28 | 浏览:190
摘要: 食品重金属污染事件常见报道, 重金属在人体内积累后, 可通过干扰人体蛋白质和酶的运输而产生 生理毒性。因此, 重金属的检测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 生物传感检测技术因其方法构建灵 活、特异性强、检测效率高和易于便携化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药物分析、环境检测和食品安全领 域。尤其在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检测中, 生物传感方法可提供灵活多变的检测策略, 且易于实现现场快速检 测。本文总结了食品重金属污染的传统检测方法和新型检测方法, 重点介绍了荧光、表面增强拉曼、电化学、 场效应晶体管等生物传感器的优缺点, 为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检测和控制提供参考, 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检 测新技术的发展, 为规范食品安全和提高食品质量提供新思路。
[技术] | 田发荣#高佳丽#朱周彩霞#万乾松#田洪敏#冯乾伟#蒋宗宏#陈淼#王兵 | 《1.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2.贵州大学喀斯特地质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贵州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2023-02-28 | 浏览:161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矿业开发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其 中采矿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矿山废水 (acid mine drainage, AMD) 问题尤为突出. AMD 会导致水质酸化、土 壤重金属污染以及植物枯萎死亡等问题. 因此,如何对 AMD 进行有效处理已成为环境治理的焦点问题. 现有的 AMD 处理方法主要包括中和法、人工湿地法和微生物法,但这些方法大多存在后续管理难、维 护成本高、处理浓度低等问题. 相比之下,生物炭技术因原料成本低、制备简便且原材料来源广泛等优 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环境修复领域. 近年来国内外已有关于利用生物炭技术处理 AMD 的研究报道,但其 处理机制尚不清楚,许多研究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应用模式. 因此,本文首先对 AMD 的特征及其常用处理方法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生物炭的常规制备方法及理化性质表征,对生物 炭处理 AMD 的影响因素、处理效果及其机理进行了综述,最后对生物炭技术在处理 AMD 方面的研究 与应用进行了展望.
[技术] | 任芝军#杨桐飒#白 莹#张 博#王书航#吕龙义 | 《1.天津市清洁能源利用与污染物控制重点实验室;2.河北工业大学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 2023-02-28 | 浏览:442
摘要: 我国在经济发展初期并未注重对河流湖泊的保护,导致水资源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近几年,随着 水处理技术及环境评价手段的逐步完善,污染问题有所改善,但依旧不容乐观。本文通过物理、化学、 生物 3 个角度,列举了国内外学者对不同水体使用的修复技术,综合讨论了每种技术的优缺点并进行了一 定程度的总结。另外结合了河湖修复技术领域的现状,对该领域的前景进行了一定的展望,旨在为我国 河湖治理提供新思路。
[水利工程] | 肖浩汉#王建州#王 博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2022-11-03 | 浏览:415
摘要: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土重金属污染事件逐渐增多,对其治理与修复成为当前的迫切工 作。冻结技术在治理修复污染水土时,其修复过程只向地层输入“冷量”,属于绿色修复技术,无二次污 染风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详细总结了冻结技术的修复机理,及其在污水、污泥、重金属污染土壤治 理修复中的应用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冻结修复机理是通过冰的自净作用和固-液相平衡原理来实现 污染物的定向驱赶和富集,而黏性土壤颗粒的吸附和阻滞作用使单一技术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难 度增大,其他修复手段与冻结技术联合处理成为一种新的思路。利用冻结土体的低渗透性,还可有效降 低污染物的迁移速度,封闭不同种类污染物,形成阻隔污染物扩散的冻结屏障。冻结修复技术在水土重 金属污染净化及修复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水利工程] | 胡鹏杰#李柱#吴龙华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2022-11-03 | 浏览:217
摘要: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产品重金属超标问题突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土壤污染防 治行动计划》等各项政策措施的出台,重金属污染农田的修复治理和安全利用迫在眉睫,全国各地启动了多个 修复试点工程。基于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今后重点研究方向和对 策建议。目前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有工程修复、物化稳定—低吸收作物联合阻控、农艺(水分等)调控、 植物吸取修复、化学淋洗修复、替代种植与安全利用等。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鲜有考虑土壤自净能力,修复目 标极少考虑土壤的自然与肥力属性,修复前调查评估难以细致、修复方案可行性不强,修复实施过程监理、第 三方检测需规范,以及影响修复成败的非技术因素。因此,针对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出应当加强 修复技术基础创新,加快修复技术集成与模式创新,加强污染调查和修复过程管理与评估。
[水利工程] | 姜 勇#张勇勇#王 聪#张玉革#高洪军#朱 平#李 慧 |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 2022-11-03 | 浏览:289
摘要: 长期施用化肥导致农田黑土酸化、盐基离子耗竭、养分失衡及作物重金属污染等诸多问 题。本文依托吉林公主岭国家黑土肥效监测基地25 a的施肥试验,研究了不施肥对照(C)、N、 NP、NK、PK、NPK、厩肥—化肥配施(MNPK)、玉米秸秆还田(SNPK)等8个施肥处理对土壤酸 中和容量(ANC)的影响,N、P、K施用量分别为165 kg hm-2 a-1 、36 kg hm-2 a-1 、68.5 kg hm-2 a-1 , MNPK 和 SNPK 处理与 NPK 处理为等 N 量。结果表明,施化肥导致表土 pH 下降 0.37~1.39, MNPK和SNPK处理分别提高土壤pH值0.21和0.53。以pH 5.0为参比,N、NP、NK、PK、NPK 各处理的酸中和容量ANCpH 5.0分别为对照的42.85%、61.79%、54.05%、82.26%、63.68%,MNPK 处理的 ANCpH 5.0是对照的 1.86 倍,加酸 160 mmol kg-1 ,SNPK 处理的土壤 pH 值仅从 7.65 降至 6.42,表现出极强的酸中和能力。SNPK和MNPK处理的土壤交换性盐基总量SEB分别是对照 的1.37和1.14倍,土壤有机质SOM分别是对照的1.32和1.63倍,二者是提高土壤ANC主要原 因。总之,有机物料添加显著提高了黑土抗酸化性能及土壤基础肥力水平,研究结果可为东北 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及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实践提供长期试验的理论依据和数据 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