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范美玉#陈敏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 | 2022-12-23 | 浏览: 414
摘要: 从精准医疗的概念出发,探讨精准医疗的意义,从应用服务、应用支撑技术体系、基础设施等方面构建基于 大数据的精准医疗服务体系,并分析其对现有医疗服务模式的挑战。
[医学] | 王立宾#祝贺#郝捷#周琪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计划生育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2022-12-23 | 浏览: 169
摘要: 干细胞具有分化成为体内所有类型细胞的能力,因此,其在再生医学治疗、体外疾病模拟、药物筛 选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干细胞技术在近些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的出现 使干细胞领域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我国干细胞研究在这场干细胞技术变革中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逐渐成 为了世界干细胞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力量。本综述着重介绍近几年来,主要是诱导多能性干细胞技术出现之后, 我国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主要涵盖诱导多能性干细胞、转分化、单倍体干细胞以及基因 修饰动物模型和基因治疗等方面。
[医学] | 周琪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2022-12-23 | 浏览: 488
摘要: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日益表现出巨大的临床应用 前景和产业潜力,有望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医学难题。近年来,我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获得了突飞猛 进的发展,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已成为世界干细胞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力量。概述了我国干细胞与再生医 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实施进展情况, 并为我国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医学] | 秦文哲#陈进#董力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教研室 | 2022-12-23 | 浏览: 404
摘要: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带来了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在医学领域,21 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 发展和医疗卫生的进步,人类疾病谱正在发生改变,疾病种类不断增多,病因、诊断及治疗的复杂性也在逐渐增加。 为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需要我们不断探究,通过对医学大数据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从 海量的知识中发现隐藏其中的规律。这对于提高医学信息管理水平,为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理论和方法学的支 持,促进临床实践和决策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大数据为背景,对大数据的由来、意义、分类、特征、数据挖掘 和医学数据挖掘的研究进展、应用和未来发展进行综述。
[医学] | 李 渊#骆志刚#管乃洋#尹晓尧#王 兵#伯晓晨#李 非 |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研究所 | 2022-12-23 | 浏览: 125
摘要: 生物医学数据的积累速度史无前例,为生物医学研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传统数据分析技术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综 述了深度学习方法应用在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中的最新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深度学习方法,列举深度学习方法的主要实现模 型,随后总结了目前生物医学数据分析中的深度学习方法应用情况,分析了在数据处理、模型构建和训练方法等方面共有问 题的解决方法,最后给出了深度学习方法应用于生物医学数据分析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医学] | 袁顺宗#苏航 | 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淋巴头颈肿瘤内科 | 2022-12-23 | 浏览: 256
摘要: 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是恶性淋巴瘤中最常见的亚型,其复发和难治常常是导致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手术、放疗、化疗和姑息治疗等作为传统的抗肿瘤治疗模式,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但每年仍然有大量 患者因肿瘤不治而死亡。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尤其是表达 CD20 的成熟 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在利妥昔单抗问 世之后,其治愈率有了大幅度的上升,然而仍然有近 20% - 40% 患者因复发和难治而去世。近 5 年来,随着可特异 性识别 B 细胞表面 CD19 的嵌合抗原受体的 T 细胞(CAR-T)的发展,尤其是 CD19 CAR-T 细胞免疫治疗在针对复 发和难治 B 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试验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CAR-T 细胞免疫治疗便逐渐受到广大研究者和临 床学家的重视,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多家医疗机构纷纷注册和开展了针对 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临床试验。本 文就 CD19 CAR-T 细胞在治疗 B 细胞淋巴瘤/白血病过程中的发展历史,在前进行中的主要的临床试验和已经证 实的主要潜在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医学] | 巩高#黄文华#曹石#陈超敏#郑东宏 | 1.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医学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3.河源市人民医院设备科 | 2022-12-23 | 浏览: 350
摘要: 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大数据、数据库、算法、算力的巨大进步,医学研究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方向。 人工智能与医学的融合发展,提高了医疗技术水平与医疗服务效率,为医生与医疗设备有效赋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特 别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取得的巨大成效,足见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中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吸引了许多研究者不断深入 探索。本文对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医学方面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基于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研究的发展背景,重点论 述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辅助诊疗、语音识别和语义理解、健康管理、医院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分析人工智能在医疗领 域应用存在的挑战,最后讨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发展趋势。
[医学] | 肖小河#王伽伯#鄢 丹#赵艳玲 | 解放军 302 医院 中西医结合中心&全军中药研究所 | 2022-12-23 | 浏览: 188
摘要: 国家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所取得的重要成就已为中药学人所共识,然而临床医生和广大老百姓对中药现代化成果的 感受仍较为滞后。重视临床、结合临床,大力开展中药转化医学研究,是推动中药现代化走进临床的重要出路和举措。中药 转化医学研究路径可概括为:源于临床-证于实验-回归临床的循环往复过程;其研究内容可概括为: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 化研究和源于临床的创新中药研制。面向临床的中药标准化研究的核心是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建立以功效为基础的中药品质 与性效评价方法和标准,推动中药“品-质-性-效-用”一体化,使中药标准在临床上能让医生看得懂、用得上;源于临 床的创新中药研制,包括基于临床经验和循证医学证据的特色复方中药研制、基于临床标本和组学方法的现代组分中药研制, 加快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进程,为中医临床提供“源于传统、优于传统”的安全高效药物。建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从科研立 项、人才培养、新药审评及配套的相关政策法规和组织机构等方面,支持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工作。
[医学] | 陈涛#李卫#王杨#胡泊#徐涛#刘冰#孙毅 |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 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研究统计中心 | 2022-12-23 | 浏览: 422
摘要: 目的 调查我国 9 省市 35 ~ 70 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 样的方法,调查了 15 706 例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并应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影响因素。 结果 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 12. 08% ( 标化后 11. 57% ) ,其中男性为 14. 59% ( 标化后 14. 84% ) ,女性为 10. 21% ( 标化后 9. 21% ) ; 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在女性人群中是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 趋势卡方检验 P < 0. 05) ,而在男性人群未见明显趋势( 趋势卡方检验 P > 0. 05) 。高尿酸血症伴发疾病中以高脂血症最为常见 ( 80. 40% ) ,其次为超重和肥胖( 74. 61% ) 、高血压( 58. 32% ) 、腹型肥胖( 45. 47% ) 、糖尿病( 11. 80% ) ; 多因 素 Logistic 回归模型显示: 年龄( OR = 1. 01,95% CI: 1. 01 ~ 1. 02) 、男性( OR = 1. 36,95% CI: 1. 21 ~ 1. 53) 、高 甘油三酯血症( OR = 4. 28,95% CI: 3. 84 ~ 4. 76) 、高胆固醇血症( OR = 1. 19,95% CI: 1. 06 ~ 1. 33) 、高血压 ( OR = 1. 17,95% CI: 1. 05 ~ 1. 30) 、肥胖( OR = 1. 69,95% CI: 1. 52 ~ 1. 88) 、饮酒( OR = 1. 36,95% CI: 1. 19 ~ 1. 56) 与高尿酸血症显著相关。结论 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年龄、男性、高血压、肥胖可能为高尿 酸血症的危险因素; 随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的增加以及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病的密切关系,积极控制高 尿酸血症对心血管疾病的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学] | 熊伟 | 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 2022-12-23 | 浏览: 142
摘要: 目的:探讨生物医学领域双向电泳技术及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有关双向电泳 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国内外近期研究资料并加以综合归纳。结果:近年来国内外对双向电泳技术在病原微生物蛋白 质组学、肿瘤蛋白质组学及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和应用范围的拓展均取得了可喜成绩。结论:双向电泳技术在蛋白质组与 医学领域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