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39岁以下的科技人力资源占比达78.39%。近日,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的通知》,提出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以下简称“减负行动3.0”)。青年时期是科研的黄金阶段,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因此,中科知库觉得为青年科研人员减负,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潜力势在必行。如何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内生动力,让青年科研人员挑大梁、当主角?
拓宽成长通道,让优秀青年科研人员崭露头角
古有科举制,为寒门开启仕途,虽今日我们国家各项考试制度是比较完善的,也让不少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已在各领域崭露头角。但青年科技人才多处于事业起步期,普遍存在担纲机会少、成长通道窄、科技部组织了专题调研,了解一线青年科研人员的诉求。调研显示,科研资助的机会少、稳定性差,缺乏稳定资助,难以聚焦某一方向开展长周期的深耕研究,是青年科研人员反映的最普遍问题。中科知库: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赋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优化考核方式,工作日用于科研时间不少于4/5
激发创新活力,科技管理改革既要善于做“加法”,还要善于做“减法”科研人员反映,评价考核压力大,考核评价周期短、过于频繁等不必要的事务性工作极大压缩了科研时间。减负行动3.0提出,合理评价青年科研人员实际工作贡献,对履行岗位职责、参与的科研工作、发表的高水平论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等成果转化成效等情况均作为贡献予以认可,建立尽职免予追责机制;推动科研单位对青年科研人员减少考核频次,实行聘期考核、项目周期考核等中长周期考核评价。
同时不要求青年科研人员参加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列席接待性会议;加大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力度,鼓励科研单位从应届高校毕业生中聘用科研助理,将青年科研人员从不必要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发放政策红包,激发青年科研人员创新潜力
为科研人员减负,多部门近年来密集发出“政策红包”。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是吸引集聚青年科技人才的关键举措,也是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的重要保障。青年科技人才有热情、有冲劲,但由于职称低、资历浅等原因,往往获得支持和资助的机会较少。中科知库认为应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大各类人才科创计划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完善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以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激励机制,给予青年科技人才更有力的政策扶持,以推动更多青年人才成长为可堪大任、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上一篇: 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
下一篇: 参考文献如何进行正确检索呢?